肺功能与慢阻肺
肺功能是指肺的呼吸功能,即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包括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肺功能检查是了解呼吸功能最直接的手段,是监测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可以早期发现呼吸系统病变,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金标准”,也是评估病情轻重的客观指标。它包括肺通气功能检查、肺弥散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等,肺功能检查是无创、无痛、无辐射的,通常只需要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几次吸气和呼气动作,整个过程大约需要5到10分钟。对于存在慢阻肺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或者有长期咳嗽、咳痰等症状的人,应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通常是由于长期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肺泡异常所致。慢阻肺的确诊需要进行规范的肺功能检查及胸部影像学、血常规等检查。
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多发病,是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的中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每年大约有130万人死于慢阻肺,是仅次于脑血管疾病及缺血性心脏病的中国人群第三大杀手。慢阻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患病率较高,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6%,患者人数近1亿人。但其患病知晓率为0.9%,肺功能检查率为4.5%,呈现出患病率高、知晓率低、规范化诊疗率低的特点,慢阻肺科普教育、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亟待加强。
一、肺功能与慢阻肺的关系
肺功能与慢阻肺的关系密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诊断标准:慢阻肺的诊断主要依据危险因素、暴露史、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临床资料,并排除可引起类似症状和持续气流受限的其他疾病,综合分析确定。肺功能检查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是确诊慢阻肺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120/min;
2.气胸、巨大肺大疱且不准备手术治疗者;
3.孕妇;
4.鼓膜穿孔(需堵塞患侧耳道后检查);
5.压力性尿失禁;
6.痴呆/智障或意识障碍;
7.近4周呼吸道感染;
8.免疫力低下;
9.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具有以上症状的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
医生提醒: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建议40岁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查一次肺功能。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综合的治疗,慢阻肺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重新拥抱自由呼吸的生活。
□庾 婕 许凤雯 黄月英(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百东院区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L :( :):) :$:$ ;P;P;P :$:$:$ :dizzy: :D :dizzy::diz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