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坤村中一湖碧水被巍巍群山环抱,湖中小岛耸立,湖岸蜿蜒曲折。湖长15公里,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水产资源,更荟萃了峰丛、溶洞、天坑等多种自然景观,与两旁错落有致的瑶寨,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山水画卷。
这里是“浩坤湖4A级国家湿地公园旅游景区”,也是凌云县生态旅游扶贫的成功典范。然而就在5年前,这里还是个贫困发生率高达52.04%深度贫困村。 猪笼洞,是在浩坤湖边天然形成的一处洞穴。竹竿搭架,老藤固定,这条步道,在以前是村民联系外界的唯一通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浩坤村因为山水阻隔,经济发展困难,村民生活举步维艰。 随着浩坤村公路的修通以及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从2015年初开始,凌云当地政府大力整合浩坤湖的资源,提出用旅游发展实现脱贫的路子,着力打造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在当年正式批复了开展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浩坤湖,这个昔日的“拦路虎”,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聚宝盆”。 自从浩坤湖景区建设以来,当地政府注重景区开发与村屯基础建设的深度融合,对部分景区开发占用的农房实施整体搬迁,进行集中安置,绿化美化庭院5000平方米、绿化景区主干道3000米。景区环境越来越好,游客们纷至沓来。 韦立新是浩坤村的村民,同时也是景区内一家民宿客栈的老板。2016年在外务工多年的他,独具慧眼返乡创业,成为了村里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的第一人。 2018年,浩坤湖景区接待境内外游客88.7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消费8.5亿元,看着家乡一点一滴的改变,韦立新倍感欣喜。如今,韦立新不仅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还加入了村干的竞选。 韦立新有见识、有号召力顺利当选了村干部,不过,因为还得兼顾村干工作和自家客栈,他也面临着新的“烦恼”。当上村干,意味着不能只顾着自家赚钱,还得肩负起带领其他村民致富的责任。韦立新身兼两职,精力难免有顾及不到的时候。而这也是困扰浩坤村委发展的老大难。 村干后备力量不足,过度依赖扶贫工作队,种种问题,促使凌云县另辟蹊径。2019年5月,凌云县启动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浩坤村成为了第一批试点村落。韦立新也迎来了他工作的新搭档。 杨智朝,是今年通过职业化选聘来到浩坤村的大学生村支书。来到这里之前,他在县城从事辅警工作。作为语言不通的外乡人,初来乍到不了解村情,这给杨智朝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村两委干部可以说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最后一道关口,除了处理村里的公务以外,更重要的就是配合工作队带领群众做好扶贫工作,时刻跟踪脱贫户的后续发展,工作繁琐而复杂。白天走村串户,晚上加班到深夜是每天村干们的工作常态。虽然家住在不远的县城,但杨智朝却几乎每晚都住在村部。 浩坤湖旅游名片的打响,给村干们的扶贫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以“景区+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思路,帮扶干部们因地制宜为帮助山区群众发展特色生态养殖产业,通过吸纳贫困群众在景区就业、参与工程建设、门票分红等方式为贫困户拓宽收入渠道。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浩坤村的贫困发生率从52.04%,降低到2019年的3%,全面小康越来越近。 |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