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苗族有6种不同的自称

[复制链接]
芒果飘香 发表于 2020-6-26 20: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苗 族

居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苗族有6种不同的自称。

偏苗,自称“孟沙”或“孟夏”,亦称偏头苗。民国8年(1919年)编的《广西西隆县苗冲纪闻》记载:偏苗,其妇女结髻于头偏右得名,髻上插小木梳。也有人称偏苗为黄苗、边苗和变苗。“黄苗”是古代其他民族对偏苗的称呼。“边苗”和“变苗”与“偏苗”语音相仿,均可通用。

红头苗,简称红苗,苗语称为“孟林”、“孟论”、“孟令”或“受论”。因其尚红而得名。原来男女都扎红头巾,民国时期国民党认为红头巾与红军有关,强令收缴男子扎的红头巾,之后只有妇女扎红头巾,民国末期连妇女也不再扎红头巾,而改为扎白或蓝色头巾至今。

清水苗,自称“蒙瀑”,有多种关于名称来源的说法。有的说因衣服多用青布,有的说是黑苗,一般人认为因来自清水江而得名。但据老年人的说法,清水苗的名称不是来自清水江的江名,而是来自清水江其意。意思是说,他们的心和清水一样纯洁、善良。

白苗,自称“孟漏”。因其妇女穿白色裙子而得名。

花苗,苗语称“孟邹”。因其妇女的衣、裙、绑腿均绣美丽的彩色图案而得名。

素苗,亦称“哉江苗”或“哉庄苗”,苗语称“孟加卡”,又称“孟拜”。据《广西西隆县苗冲纪闻》记载:“因其来自黔西大定府,曾为庄主之佣丁故也”。

苗族先民早在殷周时代已在今湖北长江流域和湖南洞庭湖一带生息。秦汉时,大部分苗族先民以武陵郡为中心,已在越隽郡、巴郡、南郡等地定居,小部分迁徙到今黔东南部柳江流域。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由于种种原因,溯沅江而上,向西迁徙。来到了湘西和黔东的“五溪”地区,汉文史籍上辱称之为“五溪蛮”。以后,继续向西迁徙,逐步来到了桂西北,黔东南、黔西南、滇东和滇南等地区。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广西民族问题》记载,广西的苗族大约是在宋代陆续从湘西和黔东的“五溪”地区迁到今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元宝山周围。明末清初,又有一部分迁到南丹山区,有的则从黔西南迁到今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的德峨山区,发展成了今天的苗族在广西的分布格局。
b6d94fcea1c0437e9760d9728f893c08.jpg
居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的苗族虽有偏苗、红头苗、清水苗、白苗、花苗、栽姜苗等不同称谓,但在民族来源上都趋于一致,是从清初开始,陆续由黔西南的安顺、兴义地区迁来的,绝大部分的苗族均称是“岗爹”到贵州后转而迁入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苗语的“岗爹”即“夺岗爹”,“夺”指“天”,“岗”指之尾或之底,“爹”是地。是原居住在洞庭湖的苗族先民对该地区的一种意称。认为自己的驻地是在“夺岗爹”,意即是住在“天之底地之缘”)。迁移的时间相当长,直到解放初还有部分迁移的现象。

苗族迁徙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逃避官府的税捐、抓丁拉夫。乾隆年间清政府镇压贵州、湘西苗族起义,许多苗民是那时迁来的。有的是因地少、缺水而迁来的。居住在县城附近的大树脚屯的苗族,是在民国26年(1937年)秋天为了反税、反拉丁而从贵州省的安龙县巴结乡威土湾屯集体逃来的,逃来时只有26户。

隆林各族自治县苗族多数是从贵州省南部的兴仁、兴义、安龙、安顺等地迁来,也有些是从贵阳、新城等地迁来。1995年有人口8085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3.79%,主要分布在县内的德峨、克长、蛇场、猪场、常么等乡的连片石山地区,少数散居于其他乡村。一般以三五户、十多户为寨,三四十户的大寨甚少,也有个别单家独户深居高山密林。2010年有人口10011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4.7%,主要分布在县内的德峨、克长、蛇场、猪场、新州等乡(镇)。





上一篇:百色平果:强降雨导致城区内涝 道路被淹
下一篇:iPhone 12 或将全系标配 20 W 快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郑红露 发表于 2020-6-26 20: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郑强 发表于 2020-6-26 20: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赵忠粼 发表于 2020-6-27 09: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朱俊呈 发表于 2020-6-27 13: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郑芳 发表于 2020-6-27 19: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周红 发表于 2020-6-28 11: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朱红 发表于 2020-6-28 17: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朱治霖 发表于 2020-6-28 18: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8]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77629310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