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党员先行 德保县党员干部下基层解难题促脱贫侧记

[复制链接]
百色新闻网 发表于 2020-8-10 09: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走进德保县,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困难群众家中,总能看到扶贫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与村民同劳作、聊家常、谈变化、话发展,为大家早日脱贫致富想点子、寻出路、破难题……

近年来,德保县按照“精准扶贫,党员先行”工作思路,将夯实农村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为助推脱贫攻坚注入强劲的红色动力。

县级领导下沉,到群众中去

“石书记,我们家有几亩田地,想发展水果、桑蚕等产业,但不知道去哪儿学习技术,有人帮带就更好了,请帮我过问一下。”近日,德保县委书记石永超在东凌镇定坡村走访,刚走进贫困户阮瑞乔家,阮瑞乔就着急地说起自己目前的需求。石永超拍着阮瑞乔的肩膀,肯定了他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劲头,当即拿起电话督促当地政府迅速对接当地致富能人,带着阮瑞乔学习种植水果、种桑养蚕等技术。

德保县县长陆兰碧到巴头乡足伸村走访时,有村民反映村里100亩农田需要灌溉,但因水渠年久失修,他们正愁着如何引水到田。陆兰碧及时联系县水利局,实地调研测量,不到3个月时间,村里2条总长4公里的农田灌溉水渠全面修通,彻底为村民解决了农业增产增收难题。

今年以来,德保县县级领导带领各级干部分头深入各联系帮扶村,白天走访贫困群众,晚上利用“云山夜校”,一边跟村民聊天,一边给他们讲政策、听建议、话家常、稳脱贫、促致富,化解脱贫攻坚中的难点问题,受到群众欢迎。

凝聚党建力量,责任扛肩上

今年34岁的那甲镇大章村村民甘府安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他放弃大城市的高薪职业,于2015年毅然返回家乡,组织13户贫困户种桑养蚕,成立了大章村绿兴种养专业合作社。2017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时,他高票当选大章村村民委主任。他创新打造“党群致富共同体”新模式,助推基层党组织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组织联合周边峒甘、上央等8个村联合党委采取“联合党建+经营主体+基地+群众”,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村民合作社社长负责,专业合作社经营的模式,抱团发展种桑养蚕产业,使扶贫产业兴旺起来。如今,大章村等8个村联合党委桑蚕种养合作社共流转土地2050亩作为桑叶种植基地,有4500平方米的蚕房和设备齐全的小蚕共育室,蚕茧、小蚕等实现年收入达250万元。带动贫困户800多户,辐射带动8个村500户贫困户1500名贫困人口,年实现纯收入提高1500元/人。

在甘府安的带动下,大章村先后获得了“三星级党组织”“脱贫攻坚先进村”“平安先进村”“县级文明村”等荣誉,而他本人也获得了“党员创富带头人”“专业技术和农村实用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在德保,像甘府安一样一心为贫困户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在脱贫攻坚路上,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党建力量,把这份责任与使命,时刻扛在肩上,彰显了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荣华乡大坤村果夫屯贫困户何绍基,几年前妻子出走不归,何绍基一边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一边在周边打零工,种着2亩田地维持生活。孩子上学后家里开支更大,生活更困难。之前一家三口居住的瓦房也因风雨侵蚀而破败不堪,住房安全无保障。今年初,该乡党委书记罗凯文在走访时了解到何绍基当前的困难,鼓励何绍基要有信心渡过暂时的难关,并积极为他对接联系到建筑队,联系社会爱心团体赞助,为其申请危房改造项目,帮他解决了钢筋、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问题。如今,何绍基一层60平米的楼房已经落成并喜迁新居。

“感谢罗书记,感谢党的好政策,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我们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住上新房子。”迁入新居当天,何绍基很是激动。

这些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的党员干部,一心为民服务,用行动书写着自己的初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青春力量。

党员能人结对,助贫传帮带

近日,隆桑镇桥头村党员陆尚的桑蚕种养基地里,一些贫困村民正在采摘桑叶、拾捡蚕茧、清理杂物等。这个桑蚕基地共有150亩,蚕房2座,桑蚕养殖期间日用工需要14人,陆尚在用工选择上优先安排贫困户,每个月薪水2000元以上。

在日常做工时,陆尚还不断向前来务工的贫困户传授种养技术。贫困户黄新春就是陆尚带动发展起来的桑叶种植大户,目前她种植桑园5亩,将桑叶供应给陆尚的桑蚕养殖场,光卖桑叶每年就有5000多元的收入。

“是陆尚传授的种桑经验,才让我有了稳定的收入。明年我不仅要种桑叶,还要学着养蚕,有陆尚这位老师的帮带,我很有信心。”黄新春对学会这项种养技术很有把握。

近年来,德保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致富能手的传帮带作用,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发展各种特色优势产业,或通过就业、入股、合作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加快脱贫步伐。

城关镇那温村养蜂能人李恒看为了引导村民发展养蜂产业,自己率先养了30箱,年收入近3万元,村民见此纷纷效仿。李恒看又牵头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自己出资邀请技术员现场培训,提高群众的养殖技术,蜂蜜十分畅销。

如今,那温村现有规模养蜂60多户,全村有近2000箱,养蜂产值超过100万元。家家户户统一装修立面改造,整齐漂亮,而且入户小花园一户一景,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在实际工作中,德保县通过党员致富能人采用“传帮带”的办法,引导致富能力较强的党员干部,帮助脱贫能力较差的贫困户“出点子”“创路子”,积极发挥农村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鲜红的党旗在扶贫一线高高飘扬。





上一篇:百色巴马机场旅客吞吐量稳步回升
下一篇:广西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组到田东调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朱怡 发表于 2020-8-10 09: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周鑫雨 发表于 2020-8-10 12: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郑玲 发表于 2020-8-10 17: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朱兰 发表于 2020-8-10 21: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祝谨泪 发表于 2020-8-11 07: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郑思明 发表于 2020-8-11 09:48:53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朱显芝 发表于 2020-8-11 12: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郑力银 发表于 2020-8-11 15: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周禄豪 发表于 2020-8-11 19: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8]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77629310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