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谷“红”的魅力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2021-3-10 08: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报记者 陆照德 黄荣盛 文/图
QQ截图20210310083501.jpg
百谷红军村大门。

  驱车进入田东县平马镇百谷村,绿树环绕,屋舍俨然,整齐的房屋、硬化的地面清洁如新,只见路口矗立着一块大理石牌,上面清晰地镌刻着“百谷红军村”几个红色大字,红色气息扑面而来……

  走进百谷村党群服务中心,只见一面墙架上摆满各种奖杯20多个,全是该村最近几年参加自治区、市、县级龙舟比赛获得。

  “市县比赛一般都是我们得第一名,参加区级的滇黔桂龙舟比赛,我们得第三名。专家都说‘你们是业余的,人家是专业团队,得第三名很厉害了’。”66岁的韦海莲说道。

  韦海莲是百谷村原村委会副主任兼妇女主任,曾担任村里红军合唱团副团长。退休并退出合唱团后,她仍主动为村、团服务。她服务集体的意识源自她的老红军父亲韦有光的言传身教。

  走进百谷红军村陈列室,红色气息扑面而来,一张张图文并茂的老照片,再现了当年百谷人投身革命的英勇壮举。韦海莲对着这些老照片,给记者一行讲述了图片文字背后的历史故事——

  20世纪20年代末,右江河谷赤色革命风起云涌,百谷村的革命先行者是韦日山(又名天昌、如山),他于1926年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到老家恩隆县(1934年更名田东县)以教师身份掩护,从事革命工作。

  共产党员余少杰来到右江地区,指示韦日山动员群众破旧立新,拆掉百谷土地庙盖学校、办夜校传播马列主义,吸纳朱鹤云、韦纪、韦秀峰等众多青年学员,以恩隆县为活动据点,建立了辖区内第一个中共地方党组织——中共恩(隆)奉(议)特别支部,领导群众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工农运动和武装斗争。

  两三年间,百谷村组织了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并成立中共百谷村小组,百谷村86户有85户131人参加赤卫队。

  百谷村民众历来团结互助。1929年10月28日,百谷村赤卫队在配合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歼灭广西警备第三大队的战役中,机智勇猛,独自在百谷村歼敌打垮第三大队驻扎在百谷的一个连,振奋人心。

  百谷村赤卫队有69人被编入红七军21师62团,9人跟红七军长征北上,有16位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韦纪烈士,当年出去战斗时,老婆正怀着孕,大家让他不要去,但他仍坚持去,最后不幸牺牲。其儿子韦瑞超出生后都没见过父亲,幸好后来也健康成长,并成家立业。”讲述中,韦海莲不时指点墙上的人物名字作介绍,很多故事令人动容。

  1929年10月22日,邓小平、张云逸率部到恩隆县、思林县,右江地区红色革命烈火越烧越旺。18岁的韦有光在思林参加红军,成为特务连普通战士。

  1929年10月28日,邓小平、张云逸在恩隆领导和指挥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及农民自卫军发动“恩隆暴动”,拉开了百色起义的序幕,这是韦有光人生中第一场重要的战役。在那场战役中,百谷村的韦天东也参与其中,后来他们共同参加百色起义,不过他们一直不相识。直到1977年,女儿韦海莲跟韦有光转述韦天东的革命事迹,韦有光才晓得48年前与他浴血奋战的人中有个韦天东。

  原来,韦海莲21岁(1977年)时在百色农校读书,认识了百谷村青年韦瑞政,得知其父亲韦天东也是一名老红军。此后,两个年轻人感情日笃,并于2年后喜结连理,安家百谷村。

  革命是残酷的,这种残酷在红七军主力北上后新桂系政府反扑右江革命地区时充分显现。1930年中秋节,百谷村被烧成一片废墟,当地群众不得不四处避难。韦天东先避难义圩,又转到今田阳区那坡镇,并与当地姑娘林慧芬结为夫妇,生育三女二男。韦瑞政是他们最小的孩子,1955年出生后,其父亲韦天东决定回祖籍落户,在百谷村担任会计,打算整顿好家园再接妻儿过来,但不久病逝。林慧芬携子女回来,在父老乡亲的帮助下,操办丧事,安家落户百谷村。韦瑞政对父亲只有模糊的印象。

  韦有光的经历跟韦天东很相似,长征时他在云南受伤,留在今大理市鹤庆县一农家养伤,跟红军失联。伤好后与照顾他的农家姑娘袁东秀结婚,生育8个孩子,解放后在当地工作。1970年,怀念故土的韦有光携带年纪小的4个孩子回田东思林安家,韦海莲是他的第6个孩子。

  两位老红军当年不相识,却想不到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他们的儿女相识相知并相恋结婚,传承红色血脉。

  韦瑞政、韦海莲的房子在进入百谷村右排,300平方米的楼房大门对大路,窗明几净,彩电、空调、洗衣机等各类家具一应俱全。墙上挂有“共产党员户”“健康家庭示范户”牌匾;还挂着其11岁孙女韦羽珊的奖状和奖牌。

  “我父亲常跟我说,要时时刻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如今我还是一样,按着这份‘告诫’来要求我的子女和孙辈。”韦海莲说。

  当年的百谷村仅86户,如今已经发展到300多户,加上外迁户现全村辖百谷、新屯2个屯9个村民小组515户1864人。百谷村依托靠近县城的区位优势,当地群众投身各行各业,全村经济突飞猛进,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均年纯收入超10000元。

  百谷红军村村支书李海波说,自2014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以来,坚持以党建引领促发展,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产业。现在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15万元以上,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土地租金和从事旅社、饮食、加工、运输等第三产业。下一步,百谷红军村将整合“三产用地”、红军学校等闲置资源,以红色旅游资源为龙头,引进资本,发展全域旅游经济,让百谷红军村在乡村振兴大业中有更大作为。

  百谷村人不会忘记自己祖父辈70多年前参加的那场革命运动,红军后代们长年收集整理成《百谷烽火》《百谷红军村革命斗争史》2本书,世代传承。2004年,村民李瑞云牵头组建“老年合唱团”“龙舟队”“篮球队”等团体,获得荣誉无数。1999年,原百色地委、行署把百谷村命名为“百谷红军村”。村内建有红军陈列室等红色教育基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特色课程培训基地,列入“百色红色之旅”系列主要景点之一。

  从开展革命到搞经济,百谷村村民一直团结奋进,以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右江畔生存奋斗,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精神在他们身上流淌,转成振兴乡村的原动力。

  百谷红军村陈列室自2000年开馆以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去参观,让游客们感受红色历史文化底蕴,感受百谷红军村的红色魅力。





上一篇:百色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新闻发布会召开
下一篇:百色市右江区整治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赌博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人艰不拆 发表于 2021-3-10 08: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员人艰不拆转发了该文章给QQ好友,获得5看点币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邹远强 发表于 2021-3-10 11: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员邹远强转发了该文章到微信群,获得10看点币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周国香 发表于 2021-3-10 14:54:26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员周国香转发了该文章到微信群,获得10看点币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周瑶 发表于 2021-3-10 18: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员周瑶转发了该文章到微信群,获得10看点币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朱红 发表于 2021-3-10 21: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员朱红转发了该文章给微信好友,获得5看点币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朱尚林 发表于 2021-3-11 06:35:45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员朱尚林转发了该文章给微信好友,获得5看点币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周万容 发表于 2021-3-11 09: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员周万容转发了该文章到微信群,获得10看点币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周后东 发表于 2021-3-11 12: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员周后东转发了该文章到QQ空间,获得10看点币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赵雪莲 发表于 2021-3-11 14: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员赵雪莲转发了该文章到QQ空间,获得10看点币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8]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77629310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