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文秀离开的日子
在群山环抱的新化镇百坭村,我想见见村支书周昌战,可惜他忙着接待记者,靠近正午时分才露了一脸儿。乐业新化镇的百坭村,因为“时代楷模”黄文秀,已经被无数媒体人重点关注,从黄文秀的大小事各种细节,再到百坭村的后续发展,都有细致的报道。这一天,恰好是2020年6月17日,黄文秀因公牺牲一周年纪念日,媒体再次云集百坭村——本来,作为乐业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里颇为困难的一个山村,原定2020年脱贫摘帽,在文秀事迹激励和各方扶持之下,这里在2019年末便提前实现了这个目标。在这个“一周年”之际,媒体记者想要了解的是“黄文秀离开的日子,这里又发生了什么?”其实我想要了解的也同样是这个问题,只是,作为一个报告文学写作者,我更需要的是细节,我亲自观察到的细节。
在黄文秀纪念馆,一栋由原先的村部办公地改建成的三层小楼,我见到了这位“时代楷模”留下的诸多实物,留存浓郁的农家气息。其中包括一间极简单的小厨房,村民骨干和她讨论未来产业发展常常在这里。这个年轻女孩用带过来的液化气灶亲手炒出几个拿手小菜,大家一起边吃边聊,中间冷不丁蹦出几个新想法,成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们工作清单上的新条条;带着矛盾问题的执拗村民同样也被笑嘻嘻的黄文秀请到小厨房,几个小菜下肚,言语熨帖之间,纠结作难的一切疑虑已经悄悄烟消云散。也包括小厨房角落的三坛酒,那是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专门备下的“庆功酒”,本打算在整村脱贫摘帽后一番畅饮,但这三坛酒还没有等得及打开,就作为纪念,永久搁置在这栋小小的纪念馆里。我注意到,纪念馆旁边的小超市,里面成箱售出的矿泉水和茶油都统一附着“秀起福地”的商标。据说,现在百坭村集体经济出品的对外产品都冠以这个商标。村民企盼着这位扎根故土的灵秀女子的庇佑,也努力把自个儿的辛劳成果以各种方式向外输出。
产品向外输出,路是最关键的。
今日百坭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二级公路贯穿境内.....
外界通往百坭村的是崎岖的盘山路,路无百米直,往来车辆必须在崇山峻岭间绕行,塌方后裸露的山体不时呈现在眼前,过去甚至有许多路段不能通车。这样窄逼艰险的小道,如果在初夏雨季碰上突发的山洪,自然就可能发生不可预知的危险。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就是在匆匆的返村途中遭遇暴雨洪流而牺牲的,年仅30岁。也就在2019年的12月份,新化镇22公里的“产业主路”全部修通。最先受益的是村人种植的砂糖橘。砂糖橘又名十月桔,最初产自肇庆四会市黄田镇沙糖坑村,经过数年的引种,如今广西也是砂糖橘的重要产地,主产地区随便数数也有好几个,比如桂林、来宾、崇左、梧州、贺州、岑溪以及百色。百色地区引种的品种本身极优质,这种砂糖橘果实扁圆形,顶部有瘤状突起,蒂脐端凹陷,色泽橙黄至橙红,果壁薄,易剥离,吃起来甘甜爽口。因为气候环境适宜,百坭村的砂糖橘产量年年都很高,前些年有很多外地客商闻名对村子里出产的果子很感兴趣,兴冲冲远道而来,又活生生地被艰难的路况给吓回去。关于这一段儿,百坭村任何一个种植果树的村民都能倒出许多辛酸来,“为了把那些压得枝条沉甸甸的果实给销出去,我们想尽了办法,甚至把价格压到接近成本,或者比成本价还低——5元钱一斤哪,只是希望不要白忙活一年,但这样还是没人要!人家说运都运不出去,买了也没法拿走呀!”自从打通了“产业主路”这样的“任督二脉”,砂糖橘等的运输问题就得到了根本解决,现在市面上优质砂糖橘的售价很可观,眼下村民们要做的就是扩大产业发展。据说,在新化镇,连同百坭村在内的14个村子总共投入了6千万元做砂糖橘种植产业。
进村的路打通了,村子内部的路也修整好了,就像一个人身体里的动脉静脉管网都安然有序。离开黄文秀纪念馆,随意在村子里走走,都能有许多新发现——当然,必须是建立在对原先的认识基础上的。对于外人,可以先看看百色市攻坚脱贫展出馆里留下的一些影像记录。百坭村位于新化镇北部,居住有壮、汉、瑶、苗等民族。百坭村有11个自然屯,各自分布在不同的山头,近的离村委会两三公里,最远的有十几公里。在2018年以前,村里仍然还有6个自然屯共29公里的进屯公路为砂石路。有一位记者还记得,去年夏天他来村子采集黄文秀的事迹,到一些村民家还必须踩着泥泞前行——那些本不是路,脚印重脚印就渐渐有了许多下脚的地方,只是下雨的时候就更艰难了。每当进入雨季,严重影响群众的出行和产业发展,各自然屯间的便道不完善,部分自然屯排洪、排涝设施需维修,耕地灌溉设施不足,农作物生产效率低,农民收入不稳定。在一些偏远的屯,过去只能通过挑、抬、扛等方式运送杂货物来维持生计,往往从家里出发去到集镇上,就得花上半日的时间,以至于收获的庄稼、果实、药材等均无法及时变现,而错过最佳交易时间,脱贫致富更是难上加难。
交通问题一直都是百坭村祖祖辈辈的“心病”。改善村屯道路,是黄文秀生前未完成的心愿之一。
走在如今初夏时节的百坭村,能够看到昔日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满地的通村道路,已然变成平整通达的水泥路,村民破旧的木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新砖房,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已经安装完毕。
“在以前我们要从家里面到新化镇上赶集,没有两三个钟头是到不了镇上的。没车,山路不好走,有些群众一年都不愿走出村子去到县城看看过,现在好了,平坦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出行难的大问题得到了解决。”村民指着家门口宽敞的水泥路感慨道。
路灯一排排,或许在白昼看着并不起眼,夜晚踩着节奏纷纷亮起,金黄柔和的灯光,映照村子里的阡陌纵横,也点亮了才从产业园或养殖场归来的人们脚下的路,这些在夜深人静带着倦色却步履匆匆的人,一定包括只是在我跟前晃了一下的周昌战。
同众所周知的“时代楷模”黄文秀一样,退役军人周昌战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扶贫干部。应该说,黄文秀是一个缩影或者一名代表,代表的是自2015年起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冲锋陷阵的一线骨干,有黄文秀,必定还有其他未见留名的人,就像人们未必知晓周昌战。
周昌战1993年至1996年在部队服役,服役结束后自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理想中,用实际行动建设家乡,他曾在新化镇派出所、乐业县八角林场那用分场及新化镇百坭村党支部工作。作为扶贫战线上的亲密战友,他与黄文秀相熟,被这个热血女孩的一言一行深深打动,战友的牺牲更是令他震撼,于是,他自觉以“时代楷模”为范,以一个退役但不褪色的军人姿态,在战友离开的日子里,用最严格的尺子和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将“文秀精神”转化为推动全村发展的动力。
“扶贫工作不需要多么惊天动地大事情,就是真正深入到群众之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扶贫干部的温度,感受到脱贫后生活的美好。”周昌战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畅通内循环,着力改善村内基础条件设施,他积极联系相关部门,跑项目,拉赞助,大力开展其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结束了该村无路灯、无公厕、无手机信号的历史,群众使用上了清洁自来水,村民们有了文化读书室和健身活动中心。
如今,百坭村进村300米的主干道已经硬化完成,白果屯通往那用、那赖、百干达肥路口的道路也已经基本实现硬化,从此道路彻底不再成为当地发展的瓶颈。
黄文秀走了,百坭村、新化镇乃至国家级贫困县乐业的脱贫攻坚任务却一刻不能停,甚至更要加紧。脱贫时间表上清清楚楚,2020年是乐业脱贫任务完成最后节点。2019年7月2日,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新闻办主任、百色市乐业县同乐镇党委副书记、扶贫工作队分队长杨杰兴接任黄文秀,担任百坭村第一书记。
幸运的是,在“一周年”纪念日无比繁忙的一天中,我“抓”住了杨杰兴,在他疲于应付媒体之际,抓住空当儿和他聊了一小会。
按理,此前杨杰兴作为扶贫工作队分队长,“管理”着黄文秀这样一批驻村“第一书记”以及驻村工作队员们,驻村干部直接与村民接触,与村务接触,就是“大树枝干的最末端”,而杨杰兴的工作更为“宏观”。
“我此前没有担任过驻村第一书记,但时间紧迫,形势容不得我慢慢熟悉,我接过文秀的‘接力棒’,第一件事,就是理一理她留下的工作清单,把文秀书记手头的工作继续开展起来。”杨杰兴说。
在百坭村新建一所幼儿园,同改善村屯道路一样,是黄文秀生前未完成的心愿。也是在被辟为纪念馆的一部分的小厨房那些谈笑风生的傍晚,黄文秀和同伴在一番讨论后默默记下了工作清单中的重要一条。
“新建一所百坭村自己的幼儿园是黄文秀生前一直和村干部念叨的事,我一直记挂在心。”
百坭村没有幼儿园,村里0到6岁的小孩子上幼儿园要翻山越岭到隔壁村就读,难呀!为此,杨杰兴迅速展开对于百坭村“0到6岁”年龄段儿童数据统计工作,短时间就拿出一套幼儿园的建设方案。
清单里的项目很多,完成这个还有那个。百坭村的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一直是黄文秀驻村工作期间最上心的事。2019年6月14日,文秀生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一个灌溉200多亩农田的渠道被山洪冲断裂了,她听到消息,第一时间带领村干部到现场查看灾情。
到任不久的杨杰兴向村民们承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新建和维修白果至百坭的渡槽;继续发展壮大百坭村砂糖橘产业,发展油茶、养蜂等村级集体经济;要硬化百坭村进村300米的主干道,硬化白果屯通往那用、那赖、百干达肥路口的道路,等等。
54岁的贫困户韦乃情回忆起那个笑意盈盈的黄文秀,泪水仍会在眼里打转。他永远无法忘记,曾经12次入户与他亲切攀谈的那个年轻女孩。如今,“时代楷模”黄文秀已经离开她牵挂的百坭村整整一年了。让韦乃情欣慰的是,村里来了接棒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杨杰兴、“90后”扶贫工作队员谭天社等,脱贫攻坚的事业一刻也没耽误。并且,村干部们身先士卒,分外“给力”。
从2019年夏天到2020年夏天,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有了一连串连锁效应。脱贫攻坚是中心任务,在整个百色市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深入学习黄文秀的系列活动,出台了《百色市选树宣传“黄文秀式好干部”办法(试行)》,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学习弘扬黄文秀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采取自下而上层层推荐、层层把关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市级复核确认等程序,每年选树一批“黄文秀式好干部”,激励广大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提振广大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与信心。2019年全市选树首批22名“黄文秀式好干部”。
在“一周年”纪念日那天,“给力”的村委会主任班智华并没有被媒体“捕获”,我在百坭村今年新开的几口虾池旁找到了班智华,彼时他正忙于扎虾棚,举手投足熟练快捷,不多一会儿,就围了一大圈。班智华告诉我,这几口池子里养的是从国外引进的澳洲淡水小龙虾,县里的虾业公司提供虾苗和饲料,村民按照他们传授的技术进行养殖,最后虾业公司将按照近60元每斤的市场价进行回购。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不需要换水,可以做到零排放、零污染。但这种虾也格外“娇贵”,一平方米的水体里不能超过60只,而且温度要维持在27摄氏度。扎虾鹏就是为了防止蚊虫侵害以及阳光直射。乐业的自然条件对于澳洲淡水小龙虾来说,有着先天的优势,班智华唯一担心的是,百色地区常常发生的洪涝灾害。
“麻烦归麻烦,但要做好集体经济,就是要不怕麻烦。”在班智华看来,“实现年利润4万元”只是乡村集体经济的及格线,绝对不能满足于此——因为他知道,有的村子一年下来,村民个人最高分红能达到6万元。
“文秀刚来百坭村的时候,村里人均年收入不超过4千元。现在路通了,环境变好了,处处很方便,我们村做‘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变得越来越清晰。现在我们把资源调活,比如2万亩杉木,大量种植生产茶油,还有砂糖橘,估计今年人均收入应该在8千——1万元左右。”说起百坭村的新变化,班智华满脸尽是笑意。
在百坭村,清清的谐里河缓缓流淌,驻村工作人员谭天社每天忙碌于黄文秀留下的砂糖橘和养蜂产业,确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为了完成黄文秀的遗愿,接棒百坭村第一书记杨杰兴引进养蜂产业并把它发展壮大。
说起养蜂产业,我曾看过一张照片,是黄文秀勇敢地举着一枚“蜂后”。黄文秀生前,想方设法从外村取经,把养蜂产业引进百坭村。
她取经的村子也在新化镇,叫做皈里村。
皈里村位于新化镇东北部,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环境优美,满山遍地一年四季野花盛开,是养蜂的好地方。皈里村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成立村民合作社,党员干部带头发展,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积极发展各项产业,带动农村增收致富。2019年初,皈里村享受扶贫政策红利,利用自治区扶持资金发展蜜蜂养殖产业,经过精心选址,决定在百领屯成立蜜蜂养殖基地,第一阶段购买蜂种200箱。
皈里村养蜂起步时,得到县里、镇里的大力支持,上门送技术送书籍。
“养蜂技术并不复杂,下点辛苦就能学会,但自己要先掌握,才能带动群众。”当时,皈里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芹维的认识很坚定。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养蜂的每个环节,比如如何选种、何时采蜜、怎样调控温度、湿度等等,皈里村驻村干部们总结出一套适合皈里村环境的独特方法,使产量超出了预期,收获了大量原汁原味的皈里村生态蜂蜜。
“我准备好蜜蜂,她却失约了。”黄文秀去世前,曾和张芹维约定,6月18日要来采购两箱蜜蜂到百坭村试养。原来,黄文秀得知皈里村开展蜜蜂示范养殖后,很想把这个产业项目引进到百坭村。“她来皈里村考察养蜂项目,每一个技术环节都要亲手操作,也不怕被蜇,就是希望学会其中的门道,回去教给百坭村村民。”张芹维说。
“文秀书记给驻村扶贫干部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学习她的精神,更加坚定信念、继续前行,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张芹维说。如今的皈里村,水、电、路都通了,猕猴桃和油茶等产业覆盖了全村贫困户,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十足。
走访期间,我有幸在皈里村尝到了今年割的“第二刀”蜂蜜。这次,皈里村村主任潘振学亲自“操刀”收割,不多一会,一小桶蜂蜜便“新鲜出炉”。但见金黄的蜂蜜在细密紧致的蜂巢中流淌,拿起一块直接咬下去,润滑的蜂蜜急急地从口腔涌进咽喉,甜到沁心。细细一品,蜂蜜的纯甜中还带着玉米的清香。遥遥望去,对面山坡有一大片已经开花的玉米田,想来蜜蜂们先前定然是在那里劳作。
“不要小看这200个蜂箱,能出一千斤蜂蜜呢!这200箱蜂蜜可是村子里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化镇派出的挂村干部黄美应说。
从村主任大着胆子沿排着蜂箱的田间小道一路走一路割蜜,到蜂蜜按照几道工序被过滤出来,耀眼的金黄纯透在人们惊喜的目光中流淌,这一切,都在乐业县旅游局副局长刘牡丹的手机镜头中。在“抖音”上,活泼爽朗的刘牡丹亲自为这些蜂蜜直播带货。一同上镜的,还有绿色乡村的自然景观,以及来自村民的丰收的喜悦。这些都足以让人相信,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产出的蜂蜜,不会有丝毫作假的嫌疑,即使价格偏高,也是“物有所值”。
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全村种植油茶2000亩。村民黄元东的30亩油茶技改后增产3倍,年收入8万。
二、青春之歌
在百色市攻坚脱贫展出馆里,我看见百色市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那坡、乐业、隆林等3个县脱贫摘帽,122个村脱贫出列,脱贫5.2万人。
这些数字看似枯燥干巴,但要让这些数字从文件或图片上的务虚成为活生生的现实,需要许许多多的付出和推力。
很多东西不一定从面上看得见,只有深入寻访才知究里。比如“198”医疗兜底保障政策,2019年乐业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数151305人,已参保149111人,参保率达98.55%,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应参保61151人,已参保61151人,参保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含未脱贫贫困人口、2年继续扶持期内脱贫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门诊特殊慢性病符合规定的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0%,“因病滞贫”“因病返贫”这样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生态扶贫青山绿水进行时,油茶、核桃、杉木、板栗和八角是乐业主要经济林树种,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乐业县利用珠江防护林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油茶“双千”计划等林业项目工程及统筹整合资金大力发展“5+2”“3+1”特色产业,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孩子是希望,教育很关键,乐业攻坚脱贫不忘教育,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辍学返劝工作台账进行动态管理,形成“一生一案”,实施“三线四包”、“六对一”控辍措施,确保辍学学生及时返学,2019年,全县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全部劝返回校就读。等等。
我在一次座谈中也听到一位工信局的女干部说起,她和一位通信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到深山密林中布线,方圆十几里没有人家,他们饿了啃方便面,累了就在车里睡。她同我说到了“砍青”这个词儿,我是第一次听说——通信基建需要先测量经纬度,选择的地点常常是人迹罕至的高山,山岩近乎垂直,必须先由人上去砍开杂草灌木,辟出一条路来,再让骡子驮着设备上去。好不容易装上的通信设施,第一次调适有信号,晚上一场大风大雨,第二天又要重新调。她还记得,有个大山深处的村子多年来既不能打电话更上不了网,通讯信号开通那天,村民开心雀跃奔走相告。2017年,乐业县就有88个村的村部和村小有了通讯和网络信号。
许多故事被悄悄隐藏,除非有机会和她们像朋友一般聊得深。
新化镇的女镇长岑彦熠那天就坐在我的对面,这样的随意聊天其实很难得,平日她就像一只转动不停的陀螺,许多乡村现场都有她的身影。就在几个月前,她刚刚在曲折中完成了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但脱贫摘帽的任务依然一刻不容耽误,这头岑彦熠还在布置联防联控的细节措施,那头县里的通知已经到了——县里要求新化镇必须在4月15日前完成4000亩土地的流转任务。
“突然领到这样紧急艰巨的任务确实扎心,但想想今年铁定要做的事情,又觉得可以理解。上面有统一部署,我们作为基层,必须讲求的就是执行力。”岑彦熠说。
可是土地流转是一件很复杂的事,仅仅是上下协调就包含了巨多的工作量。要跟相关的村民协调,在一番艰难的拉锯战之后,得到应允,还得找其它部门协助测量,同时展开的,还有许多后续工作——建设产业园嘛,必须围绕“村民得实惠”展开。
最让人头疼的是,尽管马不停蹄,直到3月上旬,新化镇也只完成了2000亩的流转任务。县里的口气没有任何松动,4月15日依然是最后的时间节点。那一段,岑彦熠过得异常艰难,几乎天天夜不能寐,“每天,我都带着农技师,挨着村挨着屯一个个跑一个个看,看哪块土地能够流转出来做产业园。”最终,他们在谐里村六段屯发现了一大片适合种植红心猕猴桃的土地,那片地恰好有2000多亩。那片地有23户村民,必须趁热打铁!于是,岑彦熠立马带上3个工作人员,连夜敲开村民的家门,商谈土地流转的事项。一开始,似乎很顺利,毕竟土地“变现”“拿分红”都是好事。热情的村民甚至拉着岑彦熠在家里吃夜宵。但后面问题也渐次出来,有的村民摆出了条件,比如,他家的土地要比照二级路边的水田来享受流转待遇,比如,得给他的家人提供满意的工作岗位……有的条件合情合理,有的条件则明显带着“漫天要价”的意味。
“没关系,谈呗,主动站在村民的角度和他谈。”岑彦熠说。这样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硬是抢在4月15日的前几天完成了所有的流转任务。
“这些事挺急也很棘手,但比这还要麻烦的事情也有。”
之前,有人拿农业公司的名义,以4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了1700多亩土地,结果反手把这些土地拿去抵押贷款,“这明明就是欺骗村民呀!”得知前后情况的岑彦熠第一时间做出决定:一定要追回这些土地。她一方面联系上那个“老板”,要求他退回流转的土地,一方面一趟趟奔走劝说那些已经“拿到钱”的村民:这些钱不要也罢,想想吧,别人的土地正常流转出去,自己既能到地里去打工挣钱,年底还有分红,你的土地被拿去抵押,什么也生不出来,岂不是占小便宜吃大亏?被说动的村民咬牙退了钱,可那头“老板”又联系不上了,“我打听到他人在南宁,又带着几个人跑到南宁堵他,非把这件事拿下来不可。”
从外表看,岑彦熠个头不高,气质朴实,但跟她聊起来,感觉她有许多基层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我从县里调到镇里工作,已经有七年了。”岑彦熠告诉我。
虽说岑彦熠的家在乐业县城,她的爱人也在乐业,按理周末回家还是没问题的。但岑彦熠连连摇头,这是不可能的,在乡镇,周末大概率加班,或者生出突发事件,如果临时从县里赶回来,路上需要一个小时,根本来不及。所以,她和爱人七年来“两地分居”,前两年有了“二孩”之后,岑彦熠便带着小孩子住在镇里。小孩子六个月就断奶了,平日请了个保姆在帮忙照顾,给的费用低,只有2000元每个月。后来,保姆自己家里有事,便主动请辞了。去年年底,在县里担任运管所所长的爱人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辞去公职,专心照顾家里的两个孩子,主动为岑彦熠减轻压力。
“家人为我的事业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这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坚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我也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听到刘牡丹讲起她自己的事情。在蜂蜜直播带货的现场,刘牡丹活泼灵动,任谁也不会想到她同样是两个孩子的妈妈。那天,刘牡丹对着几样农家菜很感慨,说自己屋里已经大半年没开过火了,因为她和爱人都分身乏术。这不,孩子们都还在长身体,胡乱对付肯定不行,于是就把孩子们都送到保姆家里吃饭。一次,孩子很委屈地跟牡丹讲:阿婆说了,不给娃娃做饭吃的爸妈,都跟娃娃不亲。刘牡丹听得很心酸。
能够看得见的也有很多,在我这样一个外来走访者眼中,最活跃的是他们——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青春的力量不可或缺。在黄文秀工作过的八桂大地,一大批“80后”“90后”青年干部以她为榜样,在脱贫一线冲锋陷阵、挥洒青春,践行初心和使命,续写了一曲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幼平乡通曹村大寨屯是一个深山瑶寨,贫困发生率超过60%。由于风俗习惯等原因,许多村民家里没有厕所,在户外如厕,不仅如此,有的人家里甚至连灶台都没有搭,做饭就是在外面摆个三角架子,锅搭在架子上,下面生火。这些林林总总的陋习,让2019年3月刚到任的驻村“第一书记”周昌都发了愁。
战争年代,大山是红色力量的屏障和堡垒,在乐业,曾经活跃过红七军和红八军。在新时代建设发展的进程中,连绵挺拔的大山却成为一道令人望之生畏的障碍——大山隔绝的不仅是交通,阻碍的不止是经济,更有观念与思想。
“扶贫必须从精神开始。”这是周昌都的认知。
就像另一位年轻的扶贫干部、百安村“第一书记”黄超所观察到的,整个百安村有70%的村民是从库区移民过来的,他们手上都有几十万的搬迁补偿款,于是,许多五十岁上下的人就开始整日游手好闲,宁可坐吃山空也不愿意干活——关键要让他们都主动做事挣钱,靠补偿是不可能彻底脱贫的,而这些都与思想观念有关。况且,许多观念的变化是从细微处开始的。
那天,周昌都在外面忙活了一天走进寨子,正巧遇见村民王大哥。“你家的厕所准备什么时候建?没厕所太不卫生了,小孩子容易生病。”这是周昌都第五次劝说王大哥。
“没钱啊!”王大哥回答得很直接。
“政府补助和援建企业的帮扶,加起来有几千块钱了,你再添点就够了。”
“我再想想吧,想好了给你回话。”
周昌都知道,王大哥家里养着几十只羊,不想建厕所主要还是观念问题。其实,许多村民抱着同样的想法,对建厕所这类“无所谓又要花钱”的事情,一上来就是抵制态度。不过,从最初的碰“一鼻子灰”,到现在王大哥思想开始变化,算是取得明显进步了。
“大寨屯正处在脱贫冲刺的关键时刻,相对物质的匮乏,精神贫困更是难啃的‘硬骨头’。我总是告诉村民,我明天还会来,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决不让厕所成为被文明遗忘的角落。”周昌都说。
实际上,1985年出生的周昌都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名“老兵”。2018年,他从乐业县政府办到幼平乡百安村任扶贫工作队员,一干就是两年。期间,尽管母亲瘫痪在床,但他从没向任何人讲过家中的困难。
2020年初,组织部门找周昌都谈话,准备选派他到通曹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当晚我失眠了,家人对我继续留在乡下工作没有思想准备,一时难以接受,我思考了一个晚上,做出了抉择。和黄文秀相比,我这点牺牲不算什么!”那时,不仅老人是一个难题,他的“二胎”也要出生了,大的孩子才上幼儿园。但是,所有的困难在脱贫攻坚战这样的“大是大非”跟前,立时烟消云散。
这是今天的花坪镇花岩村——宽敞平直的村级水泥硬化路,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一切井然有序。产业园里,猕猴桃、白凤桃、牛心李、油茶等经济作物结满果实,劳作之余的村民在村部欢声笑语,田野中,远远可以听见孩子们格格的笑声……
“几年前,我们村还是很贫困的,村里的老人靠种植玉米和水稻维持生活。因为巨大的生活压力,年轻人一般年后就得告别妻儿,外出务工,家中只剩下老年人、中年妇女和小孩子……”谈到昔日的情形,村里的老人都会难受。
说话间,不远处有个年轻人正活跃在田间地头。不久前,花岩村产业园的劳务规则进行了变革,村民集中劳动变为分散劳动,劳作区域划块分区承包,个人劳务费由过去100元一天变为200元一天。
“这样好啊!过去老是有人出工不出力,这样一革新,人人都有劲了。”村民说,“全靠那个小伙子,年纪虽轻,办法多点子新,引领大家辛勤劳作,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咱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那个小伙子就是花岩村第一书记、“90后”田庆社。
2017年3月,刚到花岩村时,脑子灵活的田庆社就决定从发展特色产业入手带动村民增收。为此,田庆社跑遍了花岩村的上上下下,与村“两委”、先进思想的党员、致富带头人共同研究讨论,并多方调研论证。田庆社提出了在大土屯创建“花坪镇花岩村脱贫致富刺梨园”作为花岩村村集体经济项目,这样的新思路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实施,2019年3月底成功建成250亩刺梨园示范核心区,250亩农户自主发展带动区。
村里小范围有了发展路子,但也不能让所有的地方都照搬一个模式,一定要“因地制宜”“各有所长”。驻村期间,田庆社发现村里发展有养牛养羊、种植有核桃、猕猴桃、油茶等产业,但是各种产业都比较散,没有形成规模,且处于传统种养模式,技术跟不上,所以产量低质量差,产值达不到预期。为改变这种散养、散种模式,实现抱团发展互助脱贫,他组织群众参加县级组织的种植技术培训,鼓励群众到外地水果销售市场打探市场,他也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子,为群众销售特色产品,增加销售渠道。
收官之年,田庆社带领着全村的贫困户苦干、实干,全力推进以脱贫攻坚为中心的各项工作。
“脱贫摘帽就看这最后的半年,任务很艰巨。但首先自己要过得了自己这关,干工作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不抱怨不后悔,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田庆社说。
2015年国家精准扶贫开始,县里各部门机关都下派人员到村子里担任“第一书记”。与知根知底的村干部不同,“第一书记”的第一课往往是“如何能与村民聊上天”,聊天可是大学问。而村民则希望县里来的“第一书记”能从“上头”带来一些“稀缺资源”。
地处大山深处的雅长乡新场村共有349户150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82户779人。土地资源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植和劳务输出。自然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使得新场村始终难以彻底“拔穷根”。2018年5月份,黄贵宾刚到雅长乡新场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时候,村民们都爱答不理。
“一个90后的男娃娃,能干出多大的事。”村民们背后悄悄议论。
不料,这个从县乡村办来的驻村“第一书记”黄贵宾让村民们刮目相看。黄贵宾不仅没被一堆问题困难吓跑,反而在山村一待就是两年。为摆脱新场村贫苦落后的生活状态,驻村后,黄贵宾利用自己的“特殊资源”,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思路,重点打造芒果种植和牛羊养殖等产业。
“村民们没信心,我就带头种,给他们作示范。”黄贵宾组织村民一起到田间地头开展种植果树、养殖牛羊,不到两年时间,黄贵宾的皮肤已经变得黝黑,手粗糙得和村民们的没什么两样。在黄贵宾的引导下,新场村已种植油茶1000多亩、板栗1200多亩,与雅长林场合作种植清脆李500多亩,种植芒果70多亩,特色种植业覆盖80%以上贫困户。同时,养殖黄牛400多头,肉猪养殖600头,山羊存栏800多只,预计这些产业每年能给贫困户带来3500元以上收入。
“黄书记心里装着大家,给我们办实事。”新场村的贫困户们看着山坡上的果树,满心欢喜。依靠多元产业发展,2018年,新场村已实现整村脱贫。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要五级书记一起抓”指示精神,乐业县坚持因村派人,严格标准程序,综合研判干部能力素质和驻村发展重点难点之间的匹配度,择优选派88名(含中央、自治区及市级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在全县88个村(社区),带领88多个村(社区)基层党组织、3000多名村干部和农村党员,组成一支支脱贫攻坚队伍。他们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产业扶贫、持续改善民生等一系列措施,拔穷根摘穷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在驻村“第一书记”们的带领下,乐业县的一个个贫困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年轻的“第一书记”们正用他们的双手,带领一个个乡村富起来。
拥有温暖笑容的80后第一书记周昌都
|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