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邓小平、陈豪人、韦拔群等先辈当年曾在此领导了“百色武装起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多样的少数民族风情、独特的山水田园风貌以及灿烂的地域民俗艺术构成这个城市独特的魅力。作为百色历史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老城区板块,解放街历史文化街区正好位于“三江交汇、两山守望”的河口位置,未来将被打造成复合多元的历史街区与商业文创板块。
百色解放街河边西街滨水更新改造项目鸟瞰效果图
百色古城历史
据历史记载,清雍正三年(1725)解放街、百胜街始建。清雍正八年(1730)分田州土州地设厅制,依托已有的滨江商业街市设百色厅,翌年建城,百色城因而得名。1935年,古城城墙、城门相继拆除,解放街扩建成骑楼建筑,城区扩至厢外。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立市。2002年,设立地级百色市。在地理上,百色地处滇黔桂交界及中越边境交界,又位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右江上游,而右江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滇黔桂交通往来及水陆转运的重要节点,特殊的地缘优势使水陆商贸在百色城市历史发展形态中曾经展现出繁荣的水运码头文化和商贸会馆文化。
清光绪年间百色厅城乡城区附近图 水运文化的繁华景象复原图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因资金紧缺,百色市的城市发展缓慢而滞后。2017年,中央提出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强调大力发展红色旅游。2018年,百色市政府制定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启动“古城恢复·红城提升”工程(简称“两城”工程),将老城更新及城市职能转型作为重点,大量的城中村更新、历史街区整治、城市地标打造项目陆续启动,老城亟待重新焕发活力与生机。
左:百色城区发展演变图 / 右:解放街历史街区建筑分布现状
红城提升计划
作为百色历史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老城区板块,解放街历史文化街区正好位于“三江交汇、两山守望”的河口位置,三江即澄碧河、右江、鹅江;两山则为同属一处山脉的后龙山和盘龙山。保护传统街巷格局,整治滨江景观风貌,改善街区与山体之间的景观视线通廊,将成为设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不同时期的解放街
街区内拥有一组历史悠久的建筑群: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粤东会馆;1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建筑灵州会馆;1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建筑梁宗岱故居;还有二码头文物保护单位及48处具有一定历史保护价值的建筑。其中历史价值最高的是粤东会馆,也是红七军军部旧址,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为三进九间砖木结构四合院式建筑。19世纪20年代末期,当时25岁的邓小平领导发动百色起义,会馆成为党委机关和起义指挥部,后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也在此处。第二栋清代建筑灵州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是广东新会商人汇聚议事之所,至今也保存完好。
民国时期风格的立面修缮 中西合璧风格的立面修缮
连接这几处历史建筑的主轴线是一条400米长的传统骑楼街——解放街。解放街始建于1725年,1935年进行扩建,将原石板路面改铺为水泥,宽度由4米拓宽为10米,长度仍保持为400米,同年街道两侧兴建骑楼,具有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风格,又保留了传统骑楼风貌特色。后来的时期,骑楼街曾历经多次翻修。近期可考证的就有1998年一次骑楼老街翻修,简单粉刷了带有色彩的立面;2009年第二次立面翻新,部分加入了西洋风格,立面出现多重线脚、拱券窗楣、巴洛克山花等装饰;2018年第三次立面粉刷,增加了骑楼泛光照明但未对功能业态进行升级,显然简单的翻新方式并不能解决问题、带来复兴。而单线的解放街更新也不能带来足够的活力,势必要多点激活引擎,才能给老城带来全新的机遇与飞跃式发展。于是,政府下决心要把解放街左侧的河边西街以及右侧的盐仓巷一并纳入街区更新规划中,设计团队开始采用整体考虑的思路来布局谋划全面的改造升级。
修复与创新
整个项目规划的切入点,首先要明确拆与留。大部分传统民居与街巷空间都会完整保留下来,超过高度控制的中高层建筑将被要求做降层处理。其中,两栋清代建筑粤东会馆、灵州会馆保护不动,需要修复一座名人会馆与一座江西会馆,需要修缮的是传统骑楼内外立面,若干栋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以及成片区的传统民居。街巷空间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我们提炼出三条各具特色的步行街,其中位于中间轴线的一条是“S”形的骑楼老街,定位是红色旅游主题;东侧一条贴临澄碧河南岸线、蜿蜒的河边西街是升级改造的滨水休闲步道;西侧一条反映传统街巷格局的盐仓巷作为民俗特色步行街。
新建部分在街区更新中也是必不可少,它可以被塑造成老城发展新的驱动力。所以,我们尝试在文保建筑的保护范围之外,寻找这种可能性。解放街历史文化街区北端原邮电大厦已空置不用,可全部拆除进行重新设计。设计计划植入一个小型商业集市,作为街区北入口的标志性节点;而解放街历史文化街区南端,结合大码头空地,设计计划再植入一个精品综合体,作为街区南入口的标志性节点。这样,总体规划格局的“2+3”模式已经呈现:南北两端新建的商业综合体作为全新动力引擎,南北呼应,之间通过三条步行街串联两头形成洄游动线,即所谓“双轮驱动,三街并联”,多元的定位与复合的业态作为整体空间架构,势必会带动该区域的焕然新生。
设计团队在修复骑楼老街时采用“最小干预”原则:立面风格保留各个不同时期改造的样式,让后人能清晰识别出建筑的修复历程,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与“可识别性”。所谓历史文化街区是经过不同时期发展形成的,有其自身发展脉络与文化沉淀。骑楼老街前后经历过多次修缮后,其立面风格的多样性恰恰是反映解放街历史变化的活化石,增加了建筑表达信息的可读性,但立面材料与施工工艺必须采用传统方式进行修复。这也是我们这次修缮当中对于历史的一种认知与态度。同时,修复立面的骑楼街还要根据全新的业态定位,设计后续要进行内部结构加固、设备更新,以满足现代使用的需求。所以看似简单的修复和翻新,背后是大量的资源投入和攻坚克难,也将是一个长期的更迭进化。
保护、修缮与新建三维模型
相对而言,新建的部分要阐释现代建筑如何表现地域文化特征,又如何与老建筑相融相生的永恒课题。南端新建的复合型餐饮商业综合体,作为解放街的活力起点,又与大码头空间联合打造,定位为“活力码头”。“活力码头”的设计提取“龙脊梯田”的意象,建筑主立面朝向河道,层层叠落直至大码头登船点,利用地形高差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关系。北端新建的创意产品文化街市,作为解放街的另一起点,定位为“活力集市”,采用现代主义的手法进行城市肌理织补设计,其体量、尺度尽量与传统民居和历史街巷保持一致。
传承地域文脉,展现时代精神。设计团队在更新设计中一直贯彻这种新旧之间的平衡,让新建筑与历史建筑融入同一场景中,在传统中创造出全新体验,又在创新中感受到时间的维度,最终达到“新旧对话,和谐共存”。
滨水岸线设计
据考证,百色水运文化最繁荣时期,澄碧河河口曾有过7个码头,而在解放街历史文化街区板块内的就有4个,分别为大码头、二码头、三码头和四码头。这次滨水河边西街的改造,将对码头进行功能性或景观性的复原。现状的河边西街多为私人住宅,底层较为封闭,这些一线滨水住宅的建筑高度也缺乏管控,消极的步道与解放街的联系单一,能证明码头痕迹的也仅剩通往二码头的大块青石板路和两个码头牌楼。在梳理清楚这些问题后,我们提出滨水改造的四大设计策略。
滨水设计概念
第一个策略是高度控制。首当其冲的是整治乱象,将滨水住宅超出基本面高度的中高层建筑削减楼层。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高度是严格控制的,整体高度不得超过三层坡屋顶,如从滨水标高算起,约五六层的建筑高度。整齐划一的老城区第五立面,将为河对岸后龙山上俯瞰古城增添一份动人的景色。
当地传统竹筒屋肌理
第二个策略是风貌保留。滨水建筑多为具有当地民宅特色的“竹筒屋”,多为4米宽单开间民居,进深短则7~8米,长则12~20米,因平面像一节节竹子,被称“竹筒屋”。这些竹筒屋毗邻相连,超大进深只能借用建筑内部的开放空间进行采光通风。我们希望把这种具有特色的民居形式成片区地完整保留下来,立面也保留现状的形制,包括一些传统的“水门”,只在底层局部改造立面,让它面向澄碧河可以更加开放。业态定位将引入轻餐饮和特色民宿,给开放的底层空间增添新的活力,打造“活力澄碧”。
滨水改造单元研究
第三个策略为“立体步道”。当地多雨,受到风雨廊桥的启发,提出沿水岸建构双层长廊:长廊底层用作餐厅的外摆区可驻足亲水;上层作为观景平台可玩耍嬉戏。二码头、三码头之间采用单层的折线平台进行连接,穿插水生植物生态种植槽若干,亦可记录微环境改善对水文水质的生态影响。
滨水改造全景
第四个策略是“场所记忆”。为了表现码头文化的场所记忆,在四个码头的位置分别做了特殊的节点设计。大码头,除了恢复登船功能之外,把它设计成一个城市公共开放的舞台,有草坪,有广场,有集聚空间,也有观景看台。二码头、三码头节点则是借鉴当地干栏式壮寨民居的特点,采用全木料构筑小憩凉棚,设倚栏长凳,停留的空间将提醒场所记忆的共鸣。四码头场地相对宽敞,布置了口袋文化公园,室内外空间穿插游走,硬质铺地与景观绿地阡陌交错,以“之”字形游线结合纪念铭牌来讲述百色城市发展的历史。
小结
未来,解放街历史文化街区,将打造成复合多元的历史街区与商业文创板块,既有红色基因的历史传承,又有进驻商业业态的全面提升,还是吸引年轻人打卡的网红潮流地。接下来,我们正在计划澄碧河对岸的更新方案,希望架一座跨过澄碧河的钢木拱桥来实现滨江两岸公共步行的互连互通,打通滨江沿线慢行贯通对于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意义非凡。2029年12月将是百色起义100周年纪念,让我们用10年的努力来见证革命老区的蜕变转型。
大码头节点设计效果图 大码头登船点设计效果图 二码头节点设计效果图
项目名称:百色解放街河边西街滨水更新改造 项目地点:广西百色市 业主:广西百色市红城发展集团
设计时间:2019年6月至今 项目类型:城市更新 业态构成:混合业态的历史文化街区 占地面积:约8公顷 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12万平方米,地下6万平方米) 容积率:1.5
设计单位: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合作设计单位: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 主持设计:汪孝安 方案设计团队: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李群、蔡晶晶、邹洁、石易文、程启、张泽仁 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付涌、黄淑敏、张琼、刘磊
河边西街综合改造后效果图
|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