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 民族团结谱新篇 ——凌云县创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纪实
□向志文 李彩兰
凌云茶山日出。 □向志文 摄
召开创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推进会。□李彩兰 摄
市民宗委及社会各界到凌云开展产业帮扶。□闭健辉 摄
民族教育蓬勃发展。 □李彩兰 摄
形式多样的提升素质活动深受群众欢迎。□李彩兰 摄
开展送医下乡活动,让脱贫后的各民族群众乐享医疗保障。 □李彩兰 摄
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有序传承。 □李彩兰 摄
“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项目。 □李彩兰 摄
大力发展“两叶一禽一果”,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李彩兰 摄
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加快了全县民族经济的发展。□熊桂余 摄
凌云县民族服饰展演 □吴廷卫 摄
凌云县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民俗文化厚重如山,素有“古府凌云”“茶乡凌云”“山水凌云”“长寿凌云”“活力凌云”“壮志凌云”之美誉。全县居住着汉、壮、瑶等3个世居民族,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
多年来,凌云县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全县上下团结一致,各族群众水乳交融,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宗教工作扎实推进。尤其是创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启动以来,全县上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为平台,全面推动民族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的可喜局面。
凌云县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建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像一颗颗石榴籽那样紧紧地抱在一起,走出了一条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新路子,呈现出山变绿、水变清、村变美,打造了一个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团结和谐、美丽幸福新凌云,谱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凌云篇章。
创建活动全覆盖
凌云县把构建独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新体系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的主要目标。2020年5月,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现场会在凌云召开,进一步助推凌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凌云县积极探索更加贴近群众、吸引群众、体现特色的活动载体,扎实推进创建活动进机关(单位)、进企业(园区)、进乡镇、进村寨(社区)、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连队、进易地搬迁安置点、进景区、进家庭等“十进”活动,创建覆盖率达100%,创建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取得可喜成效。各族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形成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局面,实现了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稳定社会发展环境,连续13年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
民族品牌呈亮点
民族团结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凌云县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乡村振兴、党建、文旅等有机融合同步推进,积极探索了“民族+N”模式,重点打造“一二三十百千”连片示范创建工程,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扬等系列工作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
“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项目是凌云县“民族文化+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旅游产品”的经典工程,成为凌云民族团结进步靓丽示范带。按照多元设计理念,在“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项目中将民族文化元素植入民族民居建筑、嵌入民族旅游体验、注入民族产业发展、融入各民族群众宣传教育和交往交流交融,充分展现民族团结进步“十里画廊”。
泗城镇、下甲镇和伶站瑶族乡3个乡镇是以“民族+城区建设”模式打造的抱团联创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在示范区内强化联建工作制度,达成协作协议,在加深区域间高质量发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泗水流域生态保护、民族关系协调处理、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等方面互通互鉴,在伶站高速路口彩绘百米“民族团结同心墙”,在高速公路、高铁沿线实施“两高”沿线镇容村貌示范带建设,统一布局将凌云进城迎宾形象关口最大限度向外延伸,为凌云发展吸引资源、注入活力。
民族“十百千”共同体是通过连片覆盖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打造凸显民族团结示范“矩阵”。在泗城古府至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沿线打造了彩架、平怀村等10个示范村,平里、大陆等100个示范屯,郁再俭、劳守凡等1000个示范户。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丽绽放,不断上演着一个又一个“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凌云故事。
民族文化大繁荣
只有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才会有民族团结进步。一直以来,凌云县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推进县域多民族文化繁荣进步、健康发展,大力提升县域软实力。通过充分开发利用民族元素,坚持文化传承,创建了“下甲镇彩架村艰苦突围、伶站瑶族乡浩坤村沧桑巨变、泗城镇陇雅村壮志凌云、泗城镇后龙展翅腾飞、沙里瑶族乡万田迎盛”等五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打造凌云县“庆丰收民俗体育活动”“两会一赛”、泗城镇千年金保、朝里瑶族乡吼敢歌圩、百朝瑶族文化节、逻楼镇新寨金地门、下甲镇布港梦迷文化节、玉洪瑶族乡瑶族长号、泗城镇陇法迈囊过顶等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基地,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宣传展示民族文化魅力,让民族文化精品得到了有效传承。民族文化基地作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挖掘弘扬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天斗地、奋力脱贫奔康的红色故事,展示各民族携手共进中浓缩在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优良传统和智慧结晶,坚定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信念和“五个共同”意识,繁荣民族特色文化。
民族经济大发展
多年以来,凌云县充分挖掘资源,强龙头、补链条、集群策,狠抓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通过实施各项惠民利民工程,凝聚民族团结力量,结成5994对帮扶对子,全县110个村(社区)配强第一书记110人,工作队员181名,加快奔康步伐,实现57个贫困村11194户50548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成功摘掉了长达35年的贫困县帽子。
依托社会各界的倾力帮扶和协作,全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迅速增长,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72亿元,同比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55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01元,增长8.3%。特色农业进一步做优,工业企业进一步做大,第三产业进一步做活,城古、茶香、湖秀“三张旅游名片”不断擦亮,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桑蚕之乡、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等称号,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消灭了绝对贫困问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