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凌云县的茶山一片翠绿,微风拂过,叶片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清新的茶香。茶农头戴遮阳帽,腰挎竹篓,穿梭在垄垄青绿之间,指尖翻转舞动,将嫩芽轻轻采摘下来。
在凌云茶山金字塔传统手工制茶工坊,凌云白毫茶制茶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黄尤新将锅加热至约200℃,用手不断翻炒。手工制茶的技艺全程依靠制茶者的双手与茶叶直接“对话”,凭借感觉和经验掌控火候。
制茶人妙手改变绿叶形态,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温杯、投茶、冲泡、出汤、分茶……轻啜一口新茶,苦涩在馥郁的香气中一掠而过,随之而来的甘甜充斥舌尖。
在凌云茶山金字塔传统手工制茶工坊,凌云白毫茶制茶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黄尤新将锅加热至约200℃,用手不断翻炒。手工制茶的技艺全程依靠制茶者的双手与茶叶直接“对话”,凭借感觉和经验掌控火候。
制茶人妙手改变绿叶形态,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温杯、投茶、冲泡、出汤、分茶……轻啜一口新茶,苦涩在馥郁的香气中一掠而过,随之而来的甘甜充斥舌尖。 “凌云白毫茶手工制茶包括采青、摊青、杀青、揉捻、烘焙5道工艺流程,即采摘青茶后,要将茶鲜叶薄摊在通风环境中散发部分水分,再通过高温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防止茶叶发酵变质,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最后再次清除茶叶中的水分,以便更好地贮藏。”黄尤新介绍。
凌云白毫茶原名白毛茶,因其叶背长满白毫而得名。《中国名茶志》记载:“凌云白毛茶为历史名茶,创于清乾隆以前,原产于凌云县。”由于凌云白毫茶可加工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六大茶类,素有“一茶千化”的美名。
凌云白毫茶制作历史悠久,随着机械制茶的普及,手工制茶技艺濒临失传。2007年,凌云为保护这项技艺,成立凌云白毫茶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保护领导小组,开展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凌云白毫茶制茶技艺于2014年11月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凌云白毫茶清雅馥郁
生长在茶山里的黄尤新从小就对制茶耳濡目染,以前长辈们制茶时,他就在一旁学习、打下手。“手工制茶非常讲究技巧,相同的茶叶,不同的手艺,炒出不同的品质,唯有严谨、耐心、专注,才能制出好茶。”在黄尤新看来,虽然制茶的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手工制茶技艺不能丢。黄尤新以工匠之心追求技艺的极致,撒下种子,传递给更多人,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徒弟钟朝辉。钟朝辉如今是凌云茶山金字塔景区总经理,他背负起保护与传承非遗的重任,在景区打造手工制茶工坊,让游客走茶园、访茶村,深度参与茶叶的采摘和手工制作过程,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茶农穿梭于茶垄之间娴熟地采茶。
凌云在加强古茶树保护与深挖茶文化的同时,坚持向科技要产量、要质量、要效益,推进古茶树保护、茶文化传承、茶产业发展。在广西凌云一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负责人李东云点开数字化监测系统查看土壤监测数据,及时检测农残、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保障鲜茶原料品质。 一叶兴一业,青绿茶山带富百姓。凌云积极引进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探索“企业+合作社+茶农+科研机构”的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推进茶树保护、高效栽培、品质识别、绿色防治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走出去”,让凌云白毫茶焕发新活力。目前,全县茶园面积11.6万亩。去年,全县干茶实现产值7.42亿元,茶叶产业带动5万多人增收。
有道是: 白毫初展碧云间,万缕思绪随风闲。 慢炒细揉凝心血,匠心独运润心田。
广西日报版面。
|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