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二百六十七集) 罗国正 (2024年9月) 3226、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精神境界,主要从这个人的哲学观点、美学观点和生活方式中寻找答案。 3227、现代诗人柳亚子,江苏吴江县人。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他认为诗词是推翻压迫和革命战斗的武器。 2、他又认为龚自珍的诗是“三百年来第一流,飞仙侠客古无俦”。 3、他赞颂陆游:“放翁爱国岂寻常?一记南园目论狂”。 4、他推崇丘逢甲的诗歌;评邹容的《革命军》有威力和战斗性。 5、他抨击同光体宋诗派的美学思潮。认为他们故作艰深,而内容浅陋,沽名清高。 6、“余与同人倡南社,思振唐音以斥伧楚,而重布衣之诗,以为不事王侯,高尚其志,非肉食者所敢望。” 7、强调我国戏曲的优秀传统:“顾我国民非无优美之思想与刺激之神经也。”认为演“媚神”祷福,或演腐化享乐的玩物,实是“民族之污点”。 8、主张戏曲促使人人“崇拜共和,欢迎改革”。 柳亚子的美学观点与他心气甚高、爱国情怀、平等的思想、所追求的目标和从事的活动有很大的关联。他受章太炎、蔡元培、邹容等的影响,倡言革命,1906年加入同盟会,主持南社二十馀年,解放后,历任中央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他强调民族意识,积极发奋的精神、尊重平民、鄙视权贵。反映出他在诗歌和戏曲的美学观点是将文学作为重要工具来反映出民主性和革命性。 3228、现代教育家、美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陈望道是浙江义乌县人。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重视各民族各时代的审美差异性和共同性。 2、“以变化作为经常,以不变为变态”。 3、趣味的形式“它也常开展自己,增大自己,常开创了种种新的形式与种种新的快美以丰富自己。” 4、认为审美趣味不是直线发展,而是散射状。审美标准“并不是什么单一的或者绝对的,只是复数的,相对的”。 5、“人底生活为最重要的”,“以它为第一个意识底成因,以为意识趣味是随经济组织底进步而进展”。 6、在平民里发现“人们渴慕的美质”,学会“怎样地爱人,怎样地按牺牲自己完成别人的精神,又将指示我们,什么是人类高贵的任务,甚至是人类生活底本真。凡是我们在图书馆中不能看见的一切的真、的美、的善,在哪里都将随时可得。” 陈望道重视不同主体的动态、变化、发展的审美趣味,注意到各民族、各时代的审美差异。认为审美趣味的发展不是直线的、单一的、绝对的,而是散射状的、复数的、相对的。他还认为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审美影响是最重要的,是第一意识的成因,这种意识趣味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他主张文学艺术可以从平民身上发现美的本质,发现什么是人类生活的本真、本美和人类的高贵任务。 陈望道的美学观点与他的经历、知识结构、对美学的情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是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人,可知他对中国影响之大。他的故居至今还有很多人去参观。1920年3月他回到浙江义乌市分水塘村老家,在柴房里静心翻译出《共产党宣言》,这颇具象征意义,同年8月中文全译文《共产党宣言》正式问世。年底,他继陈独秀主持《新青年》编辑工作。次年底,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成立,他当首任书记至1922年1月。他在青年时就读浙江之江大学,1915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中央大学法科,他曾任《民国日报》副刊《妇女评论》主编。1949年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文化部长、华东高教局局长、复旦大学校长、教授等职,他的美学思想比较集中在《美学概论》、《实证美学的基础》等著作和文稿上。 陈望道对美学的研究是有雄心壮志的,他一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探讨美学,虽然到晚年,他的主要精力用在修辞学上,已较少涉足美学。但他所取得的成果,对中国美学的发展、影响是值得重视的。他的美学思想体系是强调建立实践主体上。他把审美作为主体对世界的一种重要把握方式来对待,是人的感官与对象世界、或现实的一种反应关系。他并把真、善、美作为最高的三大价值。他以问题先行的研究思路来探讨美学。一方面他接受现代西方科学的理念,另一方面又根据需要选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资源和理论范式,来筑建自己的美学理论。他的《美学概论》一经问世,曾被很多学校选作教材。他在《美学纲要》中认为,蔡元培是中国的美学先驱。他把美、审美活动和人联系在一起,强调没有人就无所谓美。他所讲的人,是主体的人,是与自然、客体相对而言,是主客二分、心物二元的语境下的主体。他在《美学概论》中认为艺术中美的主要对象和题材是自然和人体。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艺术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比生活更深刻、更有感染力,要高于生活,要将真和善融入内容中,从而确立现实、主体、创造、艺术的四者关系模式。他把美与审美理解为不仅仅是精神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种主体的物质实践活动。他强调个人的审美趣味受到社会情形、思潮、经济、政治、自然环境、对物质活动的决定的影响。他用“混合情感”来说明美感的复杂性。而主体观念是他美学体系的核心。人们应该知道,主体问题是近代以来具有世界性意义的人文科学的核心。陈望道是明白到这问题的,他是以“人学”的大视野来思考美学问题。人作为知识、伦理、审美、实践的主体,自然有美学应得的位置。他把美分为:自然美、人为美、空间美、时空混合美、静美、动美、视觉美、听觉美、味觉美、形式美、内容美、崇高、优美、悲壮和滑稽。他注重视觉美和听觉美(这显然是受黑格尔等的影响,本文作者认为 :不同行业、职业、爱好,对美感的侧重是不同的)。形式是繁多的统一。在陈望道那里表述为“统一而有变化”,“变化中能统一”。在他的论述中,使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不多,而“美的境界”是其中非常显眼、重要的一个。可惜的是他在《美学概论》中,没有将“美”、“美的境界”、“艺术”作出严格的划分。 时代在飞速发展,陈望道的美学思想和影响力也渐渐地减弱、甚至被很多人淡忘了。但他在中国对美学的发展和贡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虽然他大部分的理论不是原创的,不少是从外向内移植的,他却能融入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在西风东渐强劲的年代,中国不少美学研究者,以德国观念主义传统为依归,而他的美学思想则是以主体的物质实践为基调,并在中华大地推广、普及,不只为美学界吹来了新的空气,还对于很多处于“美盲”的人们来说,也是“及时雨”。由于受到当时世界整体对美学认知水平的制约和时代的局限性,陈望道还没有准确地回答美学方面很多重要问题、或得出明确的定义,但他努力通过举例、比喻、描述、具体地、物像地、直觉地、可感地的方式,间接地说明问题,也是用心良苦的。这也反映出形象思维固有的局限性,达不到抽象思维的高度概括、总结、准确定义的学理效果。尽管如此,陈望道是一个时代具有多种标志性的人物,中国历史及中国美学史都将记载着他。 3229、有本可生,得道则成。 3230、详细地知道具体主体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审美判断标准和诸多的判断实例,就等于掌握了进入这主体灵魂秘密大门的钥匙。 3231、现代学者胡适,是安徽绩溪县人,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经任中国公学校长、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留下大量著作和讲话稿,曾创办、主持或参与编辑多种有重大影响的刊物。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文学应具三个条件:“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能动人,第三要美。” 2、“孤立的美是没有的。美就是‘懂得性(明白)与逼人性(有为)’二者加起来自然发生结果。” 3、认为文学是人类生活的一种记载,随着时代的变迁,是渐进的,由低微到发达,在比较中才有进步。认为文学进步合乎“文明进化之公理”。 4、坚持建设新文学、白话文学的主张,认为这是“文明进化之公理”。 5、文学革命有两方面内容:形式和精神上的革命。“不用典”、“不用陈套语”、“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讲求文法之结构”,这是形式革命。“不作无病之呻吟”、“不摹仿古人”、“语语须有个我在”、“须言之有物”,这是精神革命。“我们认定文字是文学的基础,故文学革命第一步就是文字问题的解决”,“我们也知道单有白话未必能创造出新文学,我们也知道新文学必须要有新思想做里子。但是我们认定文学革命必须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 6、主张文学须“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反对“说谎文学”。“以事物真实境状为”,“不隐恶而扬善,不取美而遗丑;是则是,非即非。举凡是非、美恶、疾苦、乐观之境,一本之乎事物之固然,而不以作者心境之去取,渲染影响之。”提倡“睁开眼睛来看世间的真实状况”,反对 “闭着眼睛不肯看天下悲剧惨剧,不肯老老实实写天下的颠倒惨酷”。 ………。 胡适对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在“白话文学论”和“历史文学观念论”上,他用这两论来指导文学革命。他的哲学思想基础、包括价值观、审美观,是实验主义及实用主义、进化论。他提出“健全的个人主义”的观念,或可从某种意义上理解为个人的人格尊严。胡适有句常被人们引用的名言,可以作为对他这理念的一个解释:“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他认为文学的历史只是文字形式新陈代谢其中一个部分。文学的生命随时代变化。“活文学”必定代替“死文字”。文学革命不能看作单纯的、只是形式的嬗变,还有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的深刻变化。而白话文运动是文学革命最急需的举措。在言文合一的旗帜下,将白话视作国语,以摧枯拉朽之势向整个社会推进,也为中国的普及教育、提高广大民众的思想文化水平开创出重要的前提条件,中国现代文学从始产生。语言文字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白话文的确立,使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交流更容易、传播更方便。同时他还从纵横两个方向发力、借力,他用托古改制的方法,在他的《白话文学史》、对《红楼梦》、《镜花缘》等小说进行考证,从中说明传统文学走向现代的趋势;另一方向,他从人类文化的本质趋于同一的,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有大体相似规律可寻,可互为借鉴这种现实入手,又抓紧对西方文学思潮的评价。虽然他有的观点过于偏激,还是形成他在中国新的文学历史观,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强大而持久的作用。 在文学创作方法和内容上,胡适重视个性与写实,主张“实写今日的社会之情状”。他这些观点,曾引发“五四”后一段时间出现“问题小说”、“社会问题剧”的热潮。他主张“诗体解放”,新诗应该用白话,明白易懂、不拘格律、不求对仗和旧韵,向自由诗发展,要摆脱旧诗词的束缚。1920年他出版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胡适处在新旧社会交替、旧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战、东西思想碰撞,在反帝、反侵掠、反殖民、反封建、反传统的宗法观念等任务非常繁重的时期,各派势力利用一切手段在激烈争夺地盘。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在他的引领下的“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五四”运动,在中华大地上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了全面展开,让中国现代文学从始诞生等等,引发出中国在多个方面都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这确实属于非常伟大的历史业绩。胡适在这些领域的成功,我认为主要得益于他适逢历史的时势、机遇,当时有广泛的社会需求,他个人具备杰出的才华,还有一批杰出人物、机构、单位的呼应、协助,他获取、占据了重要的平台和位置等。虽然他有些言行过激,但有的历史关头刚好是需要“过正才能纠枉”,才能完成使命。尽管如此,平心而论,从美学的角度、长远的战略眼光审视,作为文学主体的形成和发展,文学艺术是不可能只有现代主义的。事实上,无论是中国和世界很多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是多种多样地七彩纷呈的。文学艺术不但要有现代主义,也需要古典主义、后现代主义;不但需要现实主义、历史主义,也需要浪漫主义、未来主义等等。站在这样的维度看胡适的美学观,所以说他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论述是偏激的。我早就提出了八个基本概念来划分美学方面的问题:原始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感悟主义、和谐主义、天人合一主义、人-机合一的天人合一主义。每个文学艺术创作主体,都可以从这八个概念中获取灵感、引发创作的冲动,根据当时创作的愿想、需要和激情,使用其中一个或多个的概念,充分调动人的本质力量:自由和创造,积极追求主体所确认的真、善、美进行有效活动,文学艺术更应如此。当然,我们在评价胡适时,更需要总体把握,不能以偏盖全,决不要抓住个别的、次要的、其它的问题扩大到美学、文化领域。虽然种种原因,胡适是在多方面有争议、评价不一的人,但他对中国思想文化有深远影响是可以确定的,是促进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非常重要人物之一。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詹邓 严建中)
|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