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新区安置点的幸福“家”年华

 火...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2025-1-27 18: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随着春节脚步渐近,喜庆的氛围在城乡之间弥漫开来。隆林各族自治县鹤城新区安置点内,一条条道路平坦宽阔、两旁灯笼高挂,一栋栋高楼有序林立、张灯结彩,一家家住户睦邻友好、喜气洋洋,和谐幸福的热闹气息扑面而来。

鹤城新区安置点是隆林“十三五”期间,针对贫困群众扶贫成本高、就地脱贫难的实际而实施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总投资13.75亿元,建成住宅楼51栋,来自该县16个乡镇175个村的苗、彝、仡佬、壮、汉等3372户1.46万名各族困难群众在这里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砥砺奋进,用勤劳和智慧谱写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新篇章。

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居民杨国芬,搬迁前一家5口人,居住在该县桠杈镇大石山里的3间木瓦房子里,主要依靠种几亩玉米、养2头猪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因家人多次大病手术、孩子年幼,生活极其困难。而如今,走进杨国芬家里,三房两厅的住房干净整洁,电视机、冰箱、热水器、洗衣机等家电齐全,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好。

“以前,我家住在大山里,要不是易地搬迁,都不懂什么时候才能住上楼房。”杨国芬说,当时驻村干部入户宣传易地搬迁政策时,她还顾虑搬出来生活没有保障,但是搬出来后社区先后给她安排了电梯管理员、楼栋长、公益性岗位。“我1个月收入有3000多元,丈夫在附近打工,1个月下来也有3000多元,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杨国芬的话语间洋溢着幸福。

杨国芬的话语道出了社区居民的心声。近年来,随着易地搬迁工程的持续推进,鹤城新区安置点除了有错落有致的楼房和干净整洁的道路,还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幼儿园、小学、足球场、篮球场、便民超市、农贸市场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门口也能找到好工作

为了让搬迁群众更好更快地适应搬迁后的生活,隆林紧紧围绕搬迁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完善居住区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等配套服务,持续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在安置点配套建设的脱贫奔康产业园昌隆服装厂的制衣车间内,100多台缝纫机摆放整齐,“哒,哒,哒”的机器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在进行校服的缝制工作。这里的工人大多是鹤城新区安置点的搬迁群众和附近居民。

37岁的搬迁居民王阿秒说:“我每个月工资都有3000元以上,就在家附近上班,工作不累,厂里面还有饭堂,节假日也安排休息,有更多时间陪伴老人和小孩。”

鹤城新区党委书记陈贵仲介绍,制衣车间技术要求低、工作时间相对自由,不仅有效解决了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问题,还创造了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如今已有50多名搬迁群众在此就业。

10分钟幸福生活圈

“上学、上班、买菜、就医,都在10分钟内,从来没想到能过上这么便捷的生活。”杨文志在2018年6月从该县猪场乡烂木杆村搬到鹤城新区安置点,谈及搬迁后的生活,他感受最深的就是10分钟的幸福生活圈。目前,他一家人住在120平方米的房子里,儿子在社区附近开了一家理发店,两个孙子分别在社区的小学、幼儿园读书。

该县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动鹤城新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针对上万名安置点住户的购物买菜难题,在社区建设了1.1万平方米的两层楼农贸市场,一楼有固定商铺、临时摊位,划分出半成品、干货、熟食等销售区;二楼为大型超市,各种各样的食品、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应有尽有,群众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采购。

“以前群众办事县里乡里两头跑,现在鹤城新区的农事城办服务中心就可以一次性办理了。”社区居民黄永明说道。为提升服务群众水平,该县在鹤城新区设立农事城办服务中心,通过设置“综合窗口引导分流,业务部门审核、办理”的工作模式,由人社、教育、民政、市场监管等13个县直单位以服务形式派人进驻,并从各乡镇抽调1名业务人员跟进协助办理,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文教、卫生、法律、产业、物业等一站式服务。各窗口不但提供接待服务,还提供“上门”暖心服务活动,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窗口人员提供上门办理,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把事办成、把事办好”。

民族团结其乐融融

安置点内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等多个民族,民族文化浓郁。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搬迁群众积极融入新城镇,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互嵌,推动实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幸福生活目标。

为进一步推动形成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局面,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区氛围,每到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等民族节日,社区都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开展同跳一支舞、同唱一首歌、同过一个节等形式多样的民族节庆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同时,建设文化艺术点亮乡村振兴工作站,通过梁汉昌作品展馆、民族文化书院、大学生创客基地(社区电视直播间)等功能区,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通过体验乡村民族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形成邻里和谐相处、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了搬迁群众的融入感和归属感。

记者手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好日子源自党的好政策,安置点内搬迁群众生活的变化,正是国家发展进步的缩影,老百姓住房变化是家庭生活变化的重要体现,从旧房到新房、从小房到大房、从平房到楼房、从遮风避雨到温馨舒适、从安居到宜居,搬迁群众实现了挪穷窝、改穷业、拔穷根。特别是在多民族聚集的鹤城新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社区等方面,打造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平台,让各族群众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共同建设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美好家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右江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 茜 通讯员 莫雅雯)




上一篇:田阳区倡议:不修建豪华庙宇 不大办庙会
下一篇:百色交警护航春运“情满旅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零姑娘 发表于 2025-1-27 18: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州芯与科技 发表于 2025-1-28 17: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刘疯子 发表于 2025-1-28 1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景煜 发表于 2025-1-28 19:45:28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百色六点半 发表于 2025-1-28 21: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6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梁先生 发表于 2025-1-28 22:25:33 百色看点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汉水襄江 发表于 2025-1-28 23: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百色老表 发表于 2025-1-29 06: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8]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77629310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