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头乡:播撒法治“种子”助法治建设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2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报德保讯 近年来,德保县巴头乡积极探索乡村法治建设新途径,以青少年儿童为土壤,以非遗文化为载体,将法治种子播撒进童心,培育“小小法治监督员”“法治山歌传唱人”“壮剧普法小传人”特色队伍,开启一场别具一格的“法治播种”之旅。

学子化身“法治监督员”,法治建设从娃娃抓起。在巴头乡各中小学校,法治课已成为备受师生青睐的“特色定制课程”,由团委、派出所、司法所联合组建的“法治宣讲团”,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开发了“校园欺凌预防”“网络诈骗防范”等系列主题课程。宣讲员借助案例教学法,巧妙地让法律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中。在“校园欺凌预防”课上,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直观认识违法行为的边界。在“家庭法治小管家”课上,通过学生模拟劝阻爸爸酒后驾车的情景,让学生沉浸式地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经过3期的法治宣讲课,该乡1300余名中小学生不仅学会知法守法,更成为家庭的“法治监督员”,带动家庭成员尊法用法,实现“教育一娃,带动一家,影响一片,和谐社会”的辐射效应。

传统山歌“旧调谱新词”,童声唱响普法旋律。“普法山歌唱起来,法治精神记心怀……”巴头乡登贡村儿童之家在周末总是歌声嘹亮,村里5名“山歌王”结合本地山歌文化,融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青少年自我保护等内容,匠心编排了独具新时代文明和谐主旋律的“短平快”山歌童谣曲目,利用节假日组织当地学生免费开展山歌培训。在最新创作的《后生班》中,“不刷单来不网贷,陌生链接不要点”等歌词通过当地山歌的嘹歌唱腔传唱,既保留传统“头脚韵”结构演唱技巧,又融入防诈知识,受到孩子们的喜爱。目前,儿童山歌培训班已开展3轮共9期,培训学生超200人次。如今,“小山歌手”们已成为法治宣传的主力军,在歌圩节演出中收获掌声的同时,以小带大营造了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法治宣传的良好局面。登贡村村民黄大姐说:“天天听娃儿们唱的山歌,使得不少老人家都跟着学会了防诈骗口诀。”

百年壮剧“老树发新芽”,儿童剧团演绎法治新剧本。在多朴村古戏台上,小演员们正排练新编壮剧《小草青青》,这个历史悠久的非遗壮剧戏班,如今由29名6至16岁儿童接棒传承。巴头乡充分利用这一传统民俗特色优势,以打击黄赌毒、防范黑恶势力、弘扬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先后原创了壮剧《敬老》《乡村治理》等剧目。这些作品既保留了壮剧“唱、做、念、打”的传统程式,又巧妙融入现代元素,比如增设“法律明白人”角色,用方言解说法律条文,或通过诙谐生动的表演,演绎电信诈骗、邻里纠纷等现实题材,让观众在欣赏传统艺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

巴头乡以“非遗为体、法治为魂、儿童为媒”,开展的一系列努力探索与积极实践,让当地群众法律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问卷调查显示,辖区内10岁-55岁居民对关键法律知识点的知晓率达75%。这场“播种”之旅让法治精神在巴头乡遍地生根发芽,为乡村和谐稳定与长远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林桂芸 潘俊威




上一篇:学唱腔 走台步 穿戏服 新老戏迷在田林沉浸式体验壮剧文化
下一篇:作登坡圩酸鱼:百年酸香里的岁月情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兰玉竹笙 发表于 1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派狂言 发表于 1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张大哥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哥是传说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哈尼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8]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77629310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