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良作风推动百色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右江日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张 星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所具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特征。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域,优良的作风更是推动工作开展、服务发展大局、凝聚人心力量的关键所在。身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将作风建设全面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一、深刻把握作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一)拥有共同的价值根基。作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均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方向,二者都致力于培育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塑造良好的道德风尚、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作风建设的核心要点在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从本质上来说,它是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与党性修养的外在表现;而精神文明建设则是通过弘扬先进文化、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作风建设提供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二者在价值理念上高度契合,共同构筑起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支柱。

  (二)服务于共同的目标追求。作风建设旨在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重点解决“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的关键问题;精神文明建设则着眼于提升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二者虽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紧密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目标。通过加强作风建设,能够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而精神文明建设则能为民族复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三)作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风向标”与“助推器”。党员干部作为社会的先锋群体,其作风状况直接影响党风政风,进而对社风民风产生引领作用。作风建设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突出问题,通过大力纠治“四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有力举措,清除那些侵蚀精神文明的消极因素,为精神文明建设扫除障碍。这不仅能释放出更多资源用于民生保障和文化建设,增强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同感,更能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

  (四)精神文明建设为作风建设提供“土壤”和“养分”。精神文明建设涵盖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建设等内容,犹如肥沃的土壤,为作风建设提供了深层次的思想动力。例如,当全社会都崇尚公平正义、敬业奉献时,这种浓厚的氛围能促使党员干部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防线。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发展文化事业、培育文明风尚。例如,开展志愿服务、推进诚信建设等,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使作风建设从“党内要求”逐渐转化为“社会共识”,有效减少不良作风滋生的土壤。同时,丰富的精神文明成果还能为作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助力党员干部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二、作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百色的实践经验

  (一)优良作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根本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凝聚人心、淳化民风,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秉持优良作风,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在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中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百色市将作风建设与移风易俗工作深度融合,创造性地推出了一系列举措。通过强化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引导群众自治,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党政联动机制,因地制宜、灵活推动“五个统一”工作法(统一操办规模、宴席标准、服务队伍、礼金上限、监督管理)落地落实。这一创新举措有效破解了少数民族地区薄养厚葬、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难题。其中,全市婚嫁彩礼也从3万-8万元降至1万-3万元,隆林治理“牛债”的相关经验被中央文明办向全国推广。2025年,平果市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百坭村等8个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百色市图书馆等10个单位获评全国文明单位。这些成果充分彰显了作风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作用。

  (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百色市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高度重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的选树和宣传工作。除了挖掘和宣传以“时代楷模”黄文秀为标杆的好干部、好少年,以及“文秀先锋岗”等先进集体和个人,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宣传品牌。今年春节,百色倡议“20元小额压岁钱”获得全国各地广泛关注,在抵制盲目攀比、减轻群众负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开设“红城百色 文明新风”系列专题,通过生动有趣的全媒体报道讲述城乡文明新风,形成了“以文明新风为荣”的强大社会舆论导向。此外,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构建起覆盖全市的“文明实践综合体”,积极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惠民、便民服务等活动,将作风建设的要求巧妙转化为群众可参与、能感知的文明实践活动。比如,开展的“文明街市”建设活动将作风建设融入市场经营管理,让作风建设从“关键少数”逐步拓展到“绝大多数”。

  (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切实转化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果,让群众在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增强对党的信任和对社会文明的信心。百色在脱贫攻坚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以担当精神凝聚社会共识,全社会通过团结奋斗的实践培育时代精神,实现了“作风锤炼”与“文明提升”的双向促进。同时,针对脱贫攻坚后群众产业发展问题,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技术培训、产业帮扶等活动,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在实践中培育了群众的勤劳致富、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近年来,通过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优化便民服务、推动民生工程落地等具体举措,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作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变化。

  三、以作风建设为引领,以文明“软实力”赋能经济社会“硬发展”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中一项永恒的课题,而精神文明建设则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继续将作风建设的“严”与“实”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探索创新,提升工作成效。

  (一)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实干为要”的鲜明特征。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坚决抵制陈规陋习,强化带头执行力;在城乡文明建设方面,推动党员干部下沉到一线,切实解决困扰群众的痛点、堵点问题,坚决杜绝“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同时,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实干考核机制,将工作成效与绩效考核、晋升评优挂钩,激励党员干部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群众办实事上。

  (二)进一步增强精神文明工作“创新为魂”的发展动力。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我们需要以勇于创新的作风,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方式,通过制作短视频、开展网络直播等形式,宣传百色的好人好事、文明创建成果,让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深入人心。此外,还可以探索开展“文明+科技”“文明+旅游”等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具有百色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品牌。

  (三)进一步强化“用业绩说话”的效果导向。精简高效地推进创建工作,注重资源整合,避免重复浪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优化教育、医疗的惠民服务功能,解决市场、街道管理缺失以及老旧小区配套不足等问题。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整合交通、政务、便民服务等平台,让市民能够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以完善的“硬设施”支撑“软文明”。同时,倡导“诚信经营”“绿色生产”“文明街市”,将文明理念融入市场管理,提升百色的整体形象和投资吸引力。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估体系,定期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量化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进一步提升“让人民评价”的目标要求。通过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形成问题清单,以此倒逼各级部门改进工作作风,切实为民办实事,确保文明城市建设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另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社交媒体互动等手段,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建立群众反馈快速处理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应、迅速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此外,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策和监督,通过开展“市民议事会”“村民评议会”等活动,让群众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真正让文明建设成果服务群众。

  百色的高质量发展,既需要依靠产业升级、项目建设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明风尚、精神面貌的“软实力”。以党的作风建设为指引,立足“红城”独特底色,将文明建设融入城乡发展的各个环节,不断探索创新,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同频共振,让老区人民在文明的滋养中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作者系百色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




上一篇:西林巧用“积分制”助推“伙伴计划”示范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8]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77629310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