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强化人才支撑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火..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百色看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报凌云讯 近年来,凌云县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以培育本土人才为抓手,通过构建“精准储备+靶向培育+长效赋能”的人才发展体系,为全域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立体画像,夯实人才储备基础。聚焦县域“两叶一果一家禽”(茶叶、桑叶、特色水果、凌云乌鸡)主导产业和“凌云白毫茶”“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等特色品牌,建立“三维立体化”人才信息库。梳理乡村振兴领军人才、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青年等农村拔尖人才信息,形成产业领军人才库、乡村工匠名录等人才数据库。结合乡土人才培育储备行动,围绕茶产业升级、生态旅游开发、电商直播等领域,组织行业协会开展专项调研,精准掌握人才缺口和技术需求。依托乡镇人才工作站,常态化开展“季度走访+年度普查”工作,动态掌握各类人才情况。累计更新人才数据1100余条,分类储备农业、林业、教育、医疗等紧缺人才154名,为乡村振兴提供精准“人才导航”。

靶向滴灌,构建产才融合生态。实施“产业命题+人才解题”服务模式,整合各级科技特派团、农科院等资源,组建“茶产业提质”“桑蚕集约化”“农旅融合”等8支专家服务团队。实施“田间课堂”计划,针对低产茶园改造、凌云乌鸡生态养殖等技术瓶颈,开展“理论授课+基地实训”双线培训。2024年以来,共举办技能专题培训110余场次,实地指导1129人次,解决技术难题40余个。建立定期沟通会商机制,利用国家科技特派团、高校专家送技术下乡等契机,组织农业农村、林业、文旅等部门,会同专家开展专项研讨,编写《肉鸡林下高效饲养技术规程》等一系列实用技术手册。推动“凌茶1号”“凌云4号”“凌云7号”等高茶氨酸新品系、桑枝菌棒循环利用等16项技术落地,辐射带动3800余户群众增收。

研修赋能,激活人才成长链式效应。推行“外派深造+反哺带动”育才机制,每年定期选派教育、医疗、农业、林业等专业的技术人才参加“八桂之光”“红城之光”访学研修,增强人才专业技能。建立“1+N”导师帮带机制,明确要求研修归来的技术骨干与本土人才签订《乡村振兴师徒协议》,通过项目共研、技能比武等方式,培养出茶产业创新团队23个、乡村旅游运营人才138名、市级以上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30名,打造教学名师工作坊3个。依托“工匠讲堂”、匠人孵化中心,支持人才领办“凌云乌鸡标准化养殖”“低氟黑茶研发”等项目,配套提供创业补贴、技术入股等政策。目前,乡土人才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30余家,形成“外出研修一批、在地带动一批、产业激活一批”的人才振兴局面。

□邓思位




上一篇:邮储银行田林县财富商城支行畅通金融惠企“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兴产业 稳就业 惠民生 安宁乡奏响民族团结奋进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子曰随心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吉亚甲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张大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牛逼 垃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百色看点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214)] [桂ICP备18000946号-9] [APP备案:桂ICP备18000946号-5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777605188 举报邮箱:253702645@qq.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0776-2998288
Copyright ©2024 百色看点 Powered by 百色圈视科技 劰载中...|网站地图|桂公网安备 45100202000274号

顶部